打开https://www.ie7.com,不是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 7的推广网站,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Firefox标志,标志上部写着"Neither this site nor Mozilla is connected with Microsoft.",翻译过来是"此站点、Mozilla公司,二者均与微软公司无关",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东西,不难猜测,这是Mozilla公司在寒碜微软。更有力的证据是左上角的“Get Firefox”
系统学习Linux11点建议
随着Linux应用的扩展许多朋友开始接触Linux,根据学习Windwos的经验往往有一些茫然的感觉:不知从何处开始学起。这里介绍学习Linux的一些建议。
一、从基础开始:
常常有些朋友在Linux论坛问一些问题,不过,其中大多数的问题都是很基础的。例如:为什么我使用一个命令的时候,系统告诉我找不到该目录,我要如何限 制使用者的权限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很难的,只要了解了 Linux的基础之后,应该就可以很轻易的解决掉这方面的问题。而有些朋友们常常一接触Linux 就是希望构架网站,根本没有想到要先了解一下Linux的基础。这是相当困难的。
二、Linux命令是必须学习
虽然Linux桌面应用发展很快,但是命令在Linux中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Linux是一个命令行组成的操作系统,精髓在命令行,无论图形界面发展到 什么水平这个原理是不会变的,Linux命令有许多强大的功能:从简单的磁盘操作、文件存取、到进行复杂的多媒体图象和流媒体文件的制作。举一个例子: Linux的常用命令find,察看man文档,初学者一定会觉得太复杂而不原意用,但是你一旦学会就爱不释手.它的功能实在太强了,在配合exec参数 或者通过管道重定向到xargs命令和grep命令,可以完成非常复杂的操作,如果同样的操作用图形界面的工具来完成,恐怕要多花十几陪的时间.
不同版本的Linux命令数量不一样,这里笔者把它们中比较重要的和使用频率最多的命令,按照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分成几个部分介绍给大家,通过这些基础命令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Linux系统:
安装和登录命令:login、 shutdown、 halt、 reboot 、mount、umount 、chsh
文件处理命令:file、 mkdir、 grep、dd、 find、 mv 、ls 、diff、 cat、 ln
系统管理相关命令: df、 top、 free、 quota 、at、 lp、 adduser、 groupadd kill、 crontab、 tar、 unzip、 gunzip 、last
网络操作命令:ifconfig、 ip 、ping 、 netstat 、telnet、 ftp、 route、 rlogin rcp 、finger 、mail 、nslookup
系统安全相关命令: passwd 、su、 umask 、chgrp、 chmod、chown、chattr、sudo、 pswho
三、选择一本好的工具书
工具书对于学习者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一本错误观念的工具书却会让新手整个误入歧途。目前国内关于Linux的书籍有很多不过精品的不多,笔者强烈建议阅读影印本的“O’Reilly原版Linux图书https://www.oreilly.com.cn/ ”,而且出版社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路线图:https://www.oreilly.com.cn/guide/guide_linux.php 见图-1。
四、选择一个适合你的Linux发行版本
目前全球有超过1百多个Linux发行版本,在国内也能找到十几个常见版本。如何选择请根据你的需求和能力, Redhat Linux 和Debian Linux是网络管理员的理想选择。对于英语不是很好的读者红旗Linux、中标Linux这些中文版本比较适合。现在一些Linux网站有一些 Linux版本的免费下载,这里要说的是并不适合Linux初学者。
五、 养成在命令行下工作:
一定要养成在命令行下工作的习惯,要知道X-window只是运行在命令行模式下的一个应用程序。在命令行下学习虽然一开始进度较慢,但是熟悉后,您未来 的学习之路将是以指数增加的方式增长的。从网管员来说,命令行实际上就是规则,它总是有效的,同时也是灵活的。即使是通过一条缓慢的调制解调器线路,它也 能操纵几千公里以外地远程系统。
六、 选择一个适合你的Linux社区;
随着Linux应用的扩展,出现了不少Linux社区。其中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社区:www.linuxforum.net(国内最高水平GNU站点)、https://www.chinaunix.net/ (中国最大的Unix技术社区),但是这几个论坛往往是Linux高手的舞台,如果在探讨高级技巧的论坛张贴非常初级的问题经常会没有结果。推荐适于初学者的Linux社区:
Linux伊甸园 https://www.linuxeden.com/ , 中国Linux公社 https://www.linuxfans.org/nuke/index.php 。
七、勤于实践:
要增加自己Linux 的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来实现了。所以,赶快找一部计算机,赶快安装一个 Linux发行版本,然后进入精彩的Linux世界。相信对于你自己的 Linux能力必然大有斩获。此外,人脑不像计算机的硬盘一样,除非硬盘坏掉了或者是资料被你抹掉了,否则储存的资料将永远而且立刻的记忆在硬盘中。在人 类记忆的曲线中,你必须要不断的重复练习才会将一件事情记得比较熟。同样的,学习 Linux也一样,如果你无法经常学习的话,学了后面的,前面的忘了。你对Linux命令熟悉后你可以开始搭建一个小的Linux网络,这是最好的实践方 法。
Linux是网络的代名词,Linux网络服务功能非常强大,不论是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DNS服务器等都非常完善。当然你不需搭建所有服务,可以 慢慢来。需要说明的是这个Linux网络对于初学者有两三台计算机即可,其中一台计算机最好安装Windows系统。自己多动手,不要非要等着别人帮你解 决问题。
七、 如何得到联机帮助
和私有操作系统不同,各个Linux的发行版本的技术支持时间都较短,这对于Linux初学者是往往不够的。其实当你安装了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后其中已经包含了一个强大的帮助,只是可能你还没有发现和使用它们的技巧。
1. 主流Linux发行版都自带非常详细的文档(包括手册页和FAQ),从系统安装到系统安全,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的详尽文档,仔细阅读文档后40%问题都可在此解决。
2. 查阅经典工具书和Howto,特别是Howto是全球数以万计的Linux、Unix的经验总结非常有参考价值通常40%的问题同样可以解决。
八、在Linux论坛获取帮助
如果上面的措施没有解决问题,此时你就需要Linux社区的帮助了。Linux的使用者一般都是专业人士,他们有着很好的电脑背景且愿意协助他人,
Linux高手更具有鼓励新手的文化精神。如何在Linux社区获得帮助,需要说明的是你要有周全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不要草率的发问,否则只会得到 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答案。越表现出在寻求帮助前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最好先搜寻一下论坛是否有您需要的文章。这样 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笔者在论坛看到的一个好问题:“安装红旗4.0后,系统紫光输入法自带的双拼方案和我的习惯不一样,如何自定义双拼方案解决?谢谢?”这个问题很简 练,笔者五分钟后就给出了解决方法:“首先备份原文件到其他目录,然后删掉/usr/local/unispim/unispimsp.ksc,编辑 /usr/local/unispim/unispimsp.ini,最后重启动计算机,生成新的unispimsp.ksc”另外得到回复后如果问题解 决,向帮助过你的人发个说明,让他们知道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这种补充有助于他人在邮件列表/新闻组/论坛中搜索对你有过帮助的完整解决方案,这可能对他们 也很有用。
下面看看一个让人无法回答的问题:“救命各位高手,向你们请教一些问题:如何在Linux下配制HTTP、FTP、Samba、DNS、DHCP、Sendmail服务器,谢谢” 这样的问题我想即使Linux高手也很难快速准确精练的回答你。
你需要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这并不是要求你简单的把成吨的出错代码或者数据完全转储摘录到你的提问中。如果你有庞大 而复杂的测试条件,尽量把它剪裁得越小越好。可能你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于一个问题会出现不同内容回答,这时你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另外把这个问题放在其他 Linux社区请求帮助也是一种选择。如果得不到答案,请不要以为我们觉得无法帮助你。有时只是看到你问题的人不知道答案罢了。这时换一个社区是不错的选 择。
另外发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某些礼节。因为Linux社区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也不承担回复每个帖子的义务。它不是技术支持。
9.用Unix思维学习Linux
Linux是参照Unix思想设计的,理解掌握Linux必须按照Unix思维来进行。思想性的转变比暂时性的技术提高更有用,因为他能帮助你加快学习速度。
10.学习专业英文
如果你想深入学习Linux,看不懂因为文档实在是太难了。写的最好的,最全面的文档都是英语写的,最先发布的技术信息也都是用英语写的。即便是非英语国 家的人发布技术文档,也都首先翻译成英语在国际学术杂志和网络上发表。安装一个新的软件时先看README,再看INSTALL然后看FAQ,最后才动手 安装,这样遇到问题就知道为什么。如果说明文档不看,结果出了问题再去论坛来找答案反而浪费时间。
11.最后是Linux学习的路线图:
1. 掌握至少50个以上的常用命令。
2. 熟悉Gnome/KDE等X-windows桌面环境操作 。
3. 掌握.tgz、.rpm等软件包的常用安装方法
4. 学习添加外设,安装设备驱动程序(比如网卡)
5. 熟悉Grub/Lilo引导器及简单的修复操作 。
6. 熟悉Linux文件系统 和目录结构。
7. 掌握vi,gcc,gdb等常用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 。
8. 理解shell别名、管道、I/O重定向、输入和输出以及shell脚本编程。
9. 学习Linux环境下的组网。
作者:newkid
来源:https://www.chinamu.org/blog/?p=144
Linux不是Windows
以下文章中,我将用一个词Linux来囊括GNU/Linux操作系统和各种FOSS(译注:自由和开源软件,Free / Open Source Software)项目,这样读起来会顺畅些。
!=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时逛逛Linux论坛,那你定会和我一样因看到大量如下这样的帖子而恼怒:
“嗨!我用了几天Linux,总体还行。但某某功能并不能像Windows那样工作,真是糟糕。为什么开发人员不能完全重写一下,好让它更像Windows呢?真要这么做的话,我相信会有更多Linux用户!”
你 也许尝试过回应这些问题,结果那个Linux新手却和你吵得面红耳赤,他根据自己几年来在另外一个操作系统上的和在Linux上区区几小时的经验,得出结 论:他的想法是无比睿智的;而你不同意他的观点只是因为你是个“老派的Linux用户”,并且认为GUI是万恶之源,应该强迫所有人都去用CLI (译注: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
本文旨在向这样的新手解释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引发争论而不是受到欢迎。
首先就是这个最冠冕堂皇的论断:”如果Linux能这样,那就会有更多的人从Windows转过来!”
好吧,让我先来解释一下理解Linux所需的基本常识:Linux社区不会试图去为一般的Windows用户提供一个替代的操作系统。Linux的目标不是“每台机器都装Linux”。
千真万确,真的不是。的确,它们都是操作系统,的确,它们都能做相同的事情,但是这让Linux成为一种选择,而不是替代品。这看上去也许算不上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却是最最重要的一点。
Linux< =>Windows就如同摩托车<=>小汽车:都是车,能通过公路把你从甲地送到乙地,但它们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尺寸、不同的操作装 置,其基本工作方式也不同。它们是不可以随意互换的。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长处和短处,你要挑选一种适合自己的,而不要指望一种可以完全替代另一种。
一个开车的人遇到塞车时,看到摩托车自如在车堆中来回穿梭,他也许会羡慕摩托车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如果这个司机接着又说:“我对汽车了如指掌,所以我也一定同样了解摩托车!”,那么他就错了。
- 如果那个司机买了一辆摩托,然后发现很难适应用手旋转握把来控制加速,而不是脚踏板,他可能会抱怨摩托也应该装油门踏板。
- 如果那个司机有一个老婆两个孩子,他也许觉得摩托车只能载一个乘客是个缺点。他会建议重新设计摩托车,使其可以两两肩并肩的坐四个人。
- 如果那个司机想骑摩托车,却发现无法控制平衡,总是摔倒,他也许会建议让摩托车也安上四个轮子。
- 如果这个司机发现转弯时自己身体总会倾斜,那他会建议在摩托上装稳定器使其可以在转弯时总保持正直。
- 如果这个司机怕摩托车被偷,他也许会抱怨摩托没有门,让小偷容易得手。
- 如果这个司机觉得头盔碍事,他也许会建议在手把上装一个安全气囊以替代烦人的头盔。
这些情况下他都错了,因为他想用摩托车替代汽车,他想让摩托做所有汽车能做的,他以为摩托的工作方式与汽车相同,比汽车缺少的功能只要嫁接上就行了。
同样,一些好心的Linux新手也建议把Linux变成他们所熟悉的样子,结果也因为相同的原因徒劳无获。也许Linux和Windows都可以完成相同的任务,此外汽车和摩托也是。这并不意味这你可以直接从一个换到另外一个,也不意味着它们的特性可以相互替换。
太 多的人以为从Windows转移到Linux就如同宝马换奔驰一样,认为其控制方式应该相同,他们的经验可以直接派上用场,而两者之间所有的差别也仅仅是 表层的。他们想:“在公路上行驶时,我需要汽车,在使用电脑时,我需要操作系统。汽车的工作方式都相同,因此操作系统的工作方式也应该都相同。”但这并不 准确,“在公路上行驶时,我需要车,在使用电脑时,我需要操作系统。我知道如何开汽车,但我不懂摩托车。我知道如何使用Windows,但我不懂 Linux。” - - - 这才是准确的。
Windows 用户必须意识到他只是一个有经验的Windows用户,而不是有经验的电脑用户,就像汽车司机仅仅是汽车司机,而不是各类车辆的司机。Windows用户 必须意识到当自己在尝试Linux时,他又成了一个新手,就像汽车司机去尝试开摩托那样。 Windows用户必须要愿意去学习完成相同任务所需的不同手段,就像汽车司机必须要去适应替代方向盘的手把和他从没戴过的头盔。并且他们要做好心理准 备:这些“不同”并不意味着“劣等”。
这 个简单的事实给有基础的Windows用户造成了更大的麻烦。他们使用Linux时带着根深蒂固的Windows操作习惯和一种态度:“谢谢,我知道怎么 用电脑!”问题是,他们并不明白,自己只是知道怎么用Windows。当面对另一种操作系统时,这些高级用户可能会遇到最糟的问题:他们有太多的经验需要 遗忘掉。
当 一个新手说“我不知道”,接着就开始在论坛上探索、提问时,一个Windows高级用户可能会说:“我知道怎么做,我就这么、这么、这么做,然后……居然 不行!愚蠢的系统!”接着他们又说:“如果我这么有知识的都搞不定,那新手就更不别想了,Linux离桌面应用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他们恐怕没有意识到自 己的知识帮了倒忙,使他们比那些经验少的用户遇到更多的问题。他们错误的以为Linux是一种可以和Windows做相同事情的软件,而事实上是它是一种 不同于Windows的软件,做的事也不同。不是Linux做与Windows相同的任务做得不好,而是它很好的完成了一个替代的任务。
Linux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操作系统,而不是Windows的替代品。它也永远不会取代Windows,因为它们有完全不相容的目标。微软的目标是让他们的软件装到更多的电脑中,赚更多钞票。而Linux不是这样,它是免费的,它的着眼点不同。
要理解这一点就要先理解FOSS。并不奇怪很多Linux新手现在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它,他们是新手嘛,他们还是习惯于从私有软件的角度思考。所以让我解释一下:
典 型的FOSS软件的作者往往因为对现存软件的不满,于是想到自己来写一个。而他又是个大好人,他把软件源码公之于众之后对大家说:“你们自己折腾吧!”。 他可以这样做,因为复制软件没有任何成本,所以把软件贡献给世界也不会比自己留着用多花一分钱。他不会因为把软件送人而感到痛苦。
然而,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记住的是:他也不会因为送出软件而获利。不论是一人用还是一亿人用,对开发者来说毫无区别。哦,当然,他一定乐意看到自己的产品广受欢迎:用户数是个自我吹嘘的好题材,还能创造记录。但这不会为他带来任何金钱:因为这是FOSS。
如 果这个软件有所成功,别人就会对此感兴趣,也愿意帮助改善它。这是FOSS最大的优势: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是潜在的开发者,每一个人都能参与使软件工作得更 好,功能更多,bug更少。如果一个软件能吸引到一大帮开发者那将是非常好的事情。但这仅是对软件本身而言的,它会使软件变得更好,而开发者不会因此致 富,只会让他们为此投入更多的时间。
FOSS与如Windows一类的私有软件截然相反:FOSS完全关注于软件本身,而不在意最终用户的数量。软件运行很好,但用户寥寥,这从商业软件的标准来看是失败的,但从FOSS的标准来看却是成功的。
FOSS 关注于编写高质量的软件,真正能做事的软件。如果你想使用它,那你就需要投入时间来学习如何使用。FOSS软件是免费供你使用的,为编写它许多人不去计较 个人利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因此,在你抱怨它不能像Windows中对应软件一样工作之前,至少也应该投入一点时间,算是对软件作者贡献的一种尊重吧。
“哈哈,现在我逮到你的破绽了,”一个新手自鸣得意的说:“有些Linux项目的目的就是替代Windows,而不仅是提供一种选择。”
不难看出这种想法从何而来。例如,KDE和Gnome提供了一种不同于Linux传统的窗口管理器和CLI的桌面环境,它们更加类似于Windows。Linspire更一种要把Linux做的完全和Windows一样的Linux发行版。
然而,这些论据更能支持我的观点,而不是那个新手的。
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标准的FOSS项目,都是以把软件做得更好为目的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这些项目中品质的定义是“如何让Windows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
你 一旦考虑了这个因素,你就不得不同意这些项目的目标都是改进软件本身,它们都是100%的典型Linux软件。这些项目由那些更加无私的开发人员编写:他 们这样做不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他们已经太熟悉Linux了。相反,他们是为了使其他人从Windows过渡到Linux更加容易。
这 些开发人员知道有一些Windows用户希望转投Linux阵营,于是他们花力气建造一个能让Windows用户感到舒服、熟悉的Linux环境。他们无 意去替代Windows,尽管最终的结果给人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不一样的:不是制造一个Windows替代品,而是帮助Windows 用户过渡到Linux上。
社区里反对这些项目的声音并不罕见。有些人的理由也是合理的(“KDE太吃资源,还是用Fluxbox好”),有些人则抱着一种不够理性的“像Windows样的软件都不好”的态度。事实上这不是反微软或反Windows的态度,而是蛮不讲理的憎恨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典 型的Linux用户是一个电脑爱好者:他用电脑是因为电脑好玩,编程好玩,hacking(译者:这个词非常难译,没有一个简单的词能够代替,这里主要是 指修改软件使之满足自己需求)也好玩。而Linux是hacking爱好者的最爱,他可以把Linux分解到最基本的部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组装 起来。
然而,新来的Linux用户很大部分不是电脑爱好者,也不是hacker(译者:修改软件使之满足自己所需的人)。他们只要求电脑能工作,就像Windows那样工作。他们没兴趣去花时间设置Linux,他们希望拿来就能用。
这很好,但在典型的Linux用户看来,这就如同有人想要一辆已经组装好并用胶水粘牢的乐高玩具汽车。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无法想象:“怎么会有人要这个?”
这的确难以理解。如果你想要一辆做好的汽车模型,那去买一辆玩具车。如果你想要一辆可以自己组装的车,那就买乐高。怎么会有人想要一辆只能当玩具车玩的乐高车呢?乐高的乐趣就在于自己组装啊!
典型的Linux用户也会如此回答那帮问“为什么它就是不能工作呢?”的人:“如果你仅想让电脑工作,用Windows好了,如果你想自己能动手修改,那就用Linux。如果你对开源软件的这些好处毫无兴趣,那你干什么还要转去用Linux呢?”
答 案通常是他们根本就不是真心想去用Linux,他们仅仅是想远离Windows:他们希望远离病毒,远离恶意软件,他们希望免除收费软件的限制,不被 E.U.L.A.所束缚。他们不是在尝试投入Linux的怀抱,他们只想摆脱Windows。而Linux只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选择罢了。
稍后再进一步论述. . .
你可能想:“好吧,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开发者不去尽力让他们的软件更像Windows,但是Linux软件也可以在不违反FOSS的原则的前提下拥有有像Windows那样友好的GUI呀。”
有一些理由可以说明为什么不是这样。
首先: 你真的认为写软件的人会故意去弄个很烂的用户界面?
当一个人投入大量个人时间去编写软件时,他总会努力使软件的用户界面(UI)尽可能的好。UI对软件来说太重要了:如果某个功能不能通过UI来访问,那它就根本毫无意义。你也许不知道,但UI成为现在这样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原因是那就是软件创造者能做出的最好的UI了。
如果你仍坚持类似Windows的UI使软件更好,请不要忘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些软件的作者并不同意你的意见。他们对这些软件的理解肯定比你要深刻得多,也许他们错了,但可能性很小。
第 二: 现在已经有很多漂亮、容易被Windows用户接受的GUI前端。我想不出有什么功能不能通过GUI来控制,不管是多么高级的。你可以编译内核(make xconfig)、设置防火墙(fwbuilder)、硬盘分区(qtparted)……这些都可以由美观、交互、符合直觉且用户友好的程序完成。
但是Linux的发布周期与Windows不同,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有一个精良的GUI界面。GUI只会增加软件的复杂度,而不会给功能带来什么改进。开发者的本意可不是弄个花哨却什么也做不了的GUI,他们创作的是自己需要的软件。
一个软件最先能做的便是在命令行(CLI)方式下使用,它可能包含各式各样的调用选项和长长的配置文件。因为这是实现软件功能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其它的都可以慢慢完善,即使日后有了漂亮的GUI,但我们仍应当看到:通常它还是完全可以用CLI和配置文件来控制的。
- 这是因为CLI有很多优势:CLI通用;每个Linux系统都有CLI;所有程序都能从CLI执行;远程访问CLI也特别方便。而GUI则不然:有些Linux机器没装X11窗口系统;有些软件不能通过GUI菜单访问;通常远程使用GUI工具也不容易。
最后,可能会有不同GUI前端能做相同事情,别人无法知道你到底装了哪一种。
所以请记住,当你问“我该怎么弄……?”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别人都会告诉你怎么通过CLI解决。这并不意味着问题只能从CLI解决,而是恰恰反映了在软件发展过程中CLI相对于GUI的重要性。
- Windows 是完全以GUI为中心的,它是一种基于GUI的操作系统,其CLI是烂得可以(但很快就要改善了)。几乎没有什么Windows软件是没有GUI的。这也 使人们认为GUI是一个软件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但对于Linux来说,软件一旦能工作就可以发布了,只有等它足够稳定、没什么bug、功能也很丰富时才 有必要增加GUI。
- 请 试着把一个没有很好GUI界面的软件理解为内部测试版,而不是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FOSS还远远没有“完成”,它还在不断的改进中。只要时机成熟,它完 全可以变得用户友好。但在大部分情况下,使它工作的更好要比使它看上去感觉更好重要得多。你应该高兴今天就有机会能用上未来软件的功能,而那些只喜欢漂亮 GUI的人就享受不到了。FOSS并没有到达它旅途的终点,它才刚刚上路呢。
最后你还需要记住的是:软件的GUI部分经常是分开提供的,甚至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开发人员独立开发出来的。所以如果想要GUI,那一点也不奇怪你必须分开安装,而不是一次性装好。
诚然,为了获得Windows式的GUI,分开安装确实增加了额外的步骤,但这不影响这样一个事实:你现在就可以通过“像Windows一样”的GUI做几乎所有事情。请不要忘记GUI通常只是最后一步,Linux绝不会只图外表而不重内涵的。
第三: Linux是特别设计给知识丰富的老手使用的,而不是无知的新手。有两个原因:
- 无知乃与生俱来,但它很短暂,知识才是永恒的。也许要几天、几周、几个月才能让你从“Linux新手”成为“中等的Linux用户”。但你一旦达到这个水平,你就可以一直用下去了。
- 为 了使软件对新手来说比较易用而放进一大堆代码就如同给所有自行车焊上永久的平衡轮。也许这会让起步变得比较容易,但之后呢?我相信你现在肯定不会想买一辆 带平衡轮的车。不是因为你是一个反对用户友好的怪人,而是平衡轮对你来说毫无用处了,除了新手谁都用不上,放在那里反而碍事。
- 不 管软件多好,用户要能用得好才行。就算有世界上最安全的门,如果你不关窗、不锁门或者忘拔钥匙,小偷一样畅通无阻;就算有世界上最好的引擎,如果你加错了 燃料,一样跑不了。Linux把所有的能力都交到了用户手里,这也包括破坏它的能力,当然没人想这样。想要保持Linux正常的运作,多学点让自己知道自 己在做什么是唯一的办法。如果用户可以很容易的操作那些他根本不了解的功能,那么他也很有可能会造成破坏。
第四: 从上面的文字中,你觉得FOSS有可能通过吸引典型的Windows用户而获得任何好处吗?
不急,你可以重新看一遍,我等着。
Linux和FOSS的指导原则是“做好的软件”,并非“做Windows的替代品”。一群典型的Windows用户对Linux的唯一贡献就是抱怨。他们抱怨什么?“它工作得不像是在Windows上那样。”
不,它不像。如果Linux工作得就和Windows一样,那就太烂了,它将会是一个没人要的劣质品。人们如此热烈的喜爱Linux正是因为它不像Windows,它不会替你做每件事,它不会假设你永远是个无知的新手,它不会所有把内部的工作都隐藏起来。
Windows 是载着你四处跑的司机;Linux则给了你钥匙并让你坐上驾驶座。如果你不会开车,那是你的问题、你自己的错。只要你肯问,很多人都会帮助你。如果你提建 议类似于装备定速巡航系统,你定是有所领悟:汽车还是自己控制在自己手上,只不过可以省不少力气。但是如果你尝试去劝说别人Linux真的真的需要一个司 机,那你真该忏悔一下。
“但这将使Linux更加主流啊!”,新手嚷道。
也 许是这样。但是Linux成为主流,开发者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Linux是免费的,就算Linux获得了更大的用户群,Linux的创造者们不会 因此多赚钱,Linux论坛上的人们也不会因此获利。Linux的目标不是“获得更大用户群”──那是私有软件的目标。
Linux的目标是创造真正好用的操作系统。开发者们一直都在忙于增加功能、减少bug和改进现有的代码,他们可没闲功夫去举着广告牌宣传他们的东西有多好。你不难发现在他们眼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有 意思的是这样的模式使Linux的用户群不断增长,Linux开始很渺小,后来却非常巨大。什么原因使Linux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同?原因是它一直专注于 质量。用户被Linux的自由和质量所吸引,而这只有FOSS能够提供。Linux能够发展壮大正是因为它并不在乎自己有多大。开发者们仅仅关注如何使它 工作得更好,于是他们吸引了那些想要一个能工作得更好的操作系统的用户。
如 果突然把这一切都抛弃,相反让Linux去关注如何替代Windows,那就等于抹杀了Linux赖以成功的要素。有些公司已经看到了Linux成长潜 力,希望从中掘出宝藏。但GPL成为了他们的障碍,他们无法把Linux卖出Microsoft的价。“Linux如果还坚持开源的话那肯定长不了,”他 们说,“因为没人能这样赚钱的。”
他 们没有意识到把Linux变为私有软件是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正因为Linux是FOSS,也没有人想用它去替代Windows,Linux才能发展到今 天的规模。Linux繁荣的原因恰恰在于它在与Windows的竞争中选择了一条Microsoft永远无法对抗的阵线:开放和质量。
对 于大多数Windows来说,Linux只是一个劣质的Windows摹仿品,它看上去功能不够丰富、集成度差还特别复杂。对于这些用户来说,Linux 是个很差的操作系统。的确是这样:Linux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不用任何学习就能上手。
Windows是设计给非技术人员使用的,他们普遍感到Linux很难用。尽管情况不是这样,但这种误解还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Linux很容易使用,真的非常非常易用。那为什么他们都不这么看呢?因为“易用”一词含义被严重的扭曲了,“易用”现在被理解为“在没有预先学习的情况下用起来也很容易”。但那真的不是“易用”的含义,而是“易懂”。其区别就如同:
- 一个保险箱,上面有一张纸条写道:“如需开此保险箱,请先把播盘播到32,然后到64,然后到18,然后到9,最后拧动钥匙,同时向上提起把手即可。”
和
- 一辆小汽车,只要按动摇控器上的“开锁”按钮就能打开车门。
开车锁相比要容易得多,对吧?只要靠近汽车,一个按钮就能搞定,不像保险箱还得精确的来回转动播盘。然而,对于两种锁都不会开的人来说开保险箱锁要比开车锁容易:保险箱上写有清楚的打开方法,而开车门的按钮甚至都没有装在车上。
会者不难。Linux也是这样,它很易用,但是学起来辛苦,只有当你愿意投入时间去学习Linux时你才能发现它为什么简单。不可避免,你越是把任务分解为简单的步骤,完成这个任务所需的步骤就越多。
让我随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把文本中的五行(段)从中间移到尾部。
如果用微软的Word、写字板、记事本等等“用户友好”的Windows文本编辑器,最快的办法是: - Ctrl-Shift-Down - Ctrl-Shift-Down - Ctrl-Shift-Down - Ctrl-Shift-Down - Ctrl-Shift-Down - Ctrl-X - Ctrl-End - Ctrl-V
(这里假设你使用键盘操作。不然,你需要好几步鼠标托拽操作和可靠的自动滚屏。)
在vi里只需如此: - d5d - Shift-g - p
论“用户友好”性,vi可谓要多差有多差,但它完成同一操作所需的击键次数却比微软的软件少。为什么?因为Vi注重于功能,而微软更注重“用户友好”。微软把所有事情都分解为简单步骤,所以完成同样的任务要花多得多的步骤。
这使得不论是什么样的文本编辑任务,一旦你学会使用,相比之下vi都更加高效、易用。如果你不知道“d5d”的意思是“将五行文本放入缓冲,然后将其从文档中删除”,那么可能你用起vi来就会感到很痛苦。但如果你已经知道了,那用它起来就是随心所欲了。
所以当一个新手看到有经验的vi用户可以如此快速、方便的做事时,他自然会很容易得出结论:编辑文本,vi要比Word强。然后他自己去尝试,运行vi,看到的是满屏的~s,打字,什么反应也没有。
后来他弄明白了文字录入和命令模式,接着就想用vi做事。然而对vi过于有限的知识依旧使他步履维艰,在他能真正掌握vi之前还有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习。然后他开始抱怨:“vi如果能像Word那样易用就好了。”
但实际的问题是:“我不知道怎么用vi,学起来太麻烦了。”这是他自己的问题,他在指责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软件的。有成千上万的人乐于使用vi,他们从没抱怨过:它太难用了,必须改!
请 相信我,如果他能写出一个软件既像Word那样“用户友好”又像vi那样功能强大,那他一定能赢得无数掌声。事实上,他应该还能赢得诺贝尔极度智慧奖,因 为目前还根本没有其它人能做到这一点。但他如果仅仅是诉苦vi太难用,那只会遭到嘲笑,因为vi没问题,问题在他自己。
转至 UserFriendly.org 版权所有 © 2004 J.D. “Illiad” Frazer. (译者: 图1,左:你有没有给Niffle先生打电话,关于他的连接问题?右:有。 图2,左:那分析结果是?右:经典PEBKAC问题。 图3,左:PEBKAC?右:键盘和椅子之间存在的问题。)
这就像买了达芬奇的画笔然后抱怨自己还是不会画画。画家的技巧才是成就名作的关键,画笔本身创作不了蒙娜丽莎,它只是一个依赖使用者技巧的工具。而这种技巧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获得。
vi正是如此,很多Linux软件也一样。一些新手总是抱怨这些文本编辑器、包管理器或者命令行本身太复杂、太不够直观。
在你坚持Linux某些东西必须修改之前,请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那些老手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意见呢?”
如果答案是“不”,那问题在你自己这一边。如果其他人都能很好的使用,你为什么就不行呢?你有没有花时间去学呢?或者你是否打心底里就没有想去尝试呢?
“用户友好”和“底层的功能性”常常是矛盾的。那些小按钮和下拉菜单确实能使软件变得易于使用,但对有经验的用户来说它们却可能是麻烦。这就如同拿着地图和指南针从A走到B,与看着路标走的区别一样:谁都会跟者路标走,但这会比知道如何直接过去的人多走一倍的距离。
(译者:蓝色线条:“简单”路径;红色线条:直接路径)
如 果我想在Excel中粘贴公式的值,我只能通过菜单选择:编辑->选择性粘贴->粘贴数值。我不想在这些“友好”的菜单、子菜单和对话框中选 来选去,我就想直接完成。老实说,如果重设快捷键,再记录一些宏,我完全可以通过键盘来指挥Excel和Word做绝大部分的事。
但这就不是用户友好了,对不对?它还是需要用户投入大量时间来研究这个软件。Linux要求你花时间学习如何使用现成的功能,而“用户友好”的软件却要你花时间自己创造功能。
如果你喜欢这样,没问题,你就这样做好了。只是你应当看到:问题出在你自己的知识水平上,而不是软件本身。一旦知道如何使用,所有的Linux软件都超级好用。但如果你不知道,那它就显得很难使,这并不是软件的错。
现 在也许你开始觉得Linux有点态度问题。它不想要用户,它不想让自己的用户感到方便……它只是给那些自命不凡的l33t h4xx0r5用的!(译者:l33t h4xx0r5又可写作leet haxxors,指不受电脑系统权限所约束、对自己的电脑技巧极有自信的人,通常指黑客)
这完全脱离事实。Linux当然想要用户,它当然不想让事情变得困难。正相反:按照Linux的定义,难用的软件就是垃圾软件。
但是你要知道,它的定义可能和你的不同,也和“传统”的私有软件的定义不同。
Linux想要那些真正需要Linux的用户。这不仅是说需要一个名头,而是所有的东西:自由、开源的软件;自己修补软件的能力;坐上驾驶座的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这才是Linux,这才是Linux关注的。人们因为讨厌病毒、讨厌蓝屏、讨厌间谍软件而转去用Linux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些人并不需要Linux,他们只想要一个没有那么多毛病的Windows。他们不要Linux,那Linux凭什么一定要他们呢?
但如果他们因为病毒和间谍软件而去尝试Linux,然后慢慢接受了Linux的理念并开始被Linux自身的特点所吸引,继而想要使用它,此时Linux也想要他们。
在你决定转而使用Linux之前,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转?”
如果答案是“我想要一个能赋予用户所有权力操作系统,我明白它要求用户必须学习使用。”:那就选择Linux。也许你要付出很多时间和努力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高度,但最终你能得到一台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的电脑。
但是. . .
如 果答案是“我想要个没那些毛病的Windows”:那么安装一套干净的Windows XP SP2;设好防火墙;装好杀毒软件;永远不要用IE浏览网页;经常更新;每次装完软件都重启;还要多了解安全方面的知识。我自己从Windows 3.1用到95、98、NT和XP,从来没有中过病毒和间谍软件,也没被黑过。Windows可以很安全、很稳定,但是只有你花力气维护它才行。
如果答案是“我想要个没毛病的Windows替代品”:那买一台苹果Mac。我听说OS X的Tiger版很棒,苹果机器的外观也很漂亮。也许你为此要花钱买一台新的机器,但你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要去尝试使用Linux。你会对Linux的软件和社区感到失望的。Linux不是Windows。
原文出处:https://linux.oneandoneis2.org/LNW.htm
原文作者:oneandoneis2
授权许可:创作共用协议
翻译人员:laborer
校对人员:Leal
什么是Linux
简单的说,Linux是Unix克隆(Unix clone)或Unix风格(Unix alike)的操作系统(OS),在原代码级上兼容绝大部分Unix标准(指的是IEEE POSIX,System V,BSD),是一个支持多用户, 多进程,多线程,实时性较好的功能强大而稳定的操作系统.它可以运行在x86 PC,Sun Sparc,Digital Alpha,680x0,PowerPC, MIPS等平台上,可以说Linux是目前运行硬件平台最多的操作系统. Linux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GNU(Gnu’s Not Unix—-有点分形与混沌的意味—-无限自包含,简单的说GNU是一种自由软件体系)的一员,遵循公共版权许可证(GPL),秉承”自由的思想,开放的源码”的原则,成千上万的专家/爱好者通过Internet在不断地完善并维护它,可以说Linux是计算机爱好者自己的操作系统.
追述Linux的历史直到1990年,Linus Torvalds还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学生,最初是用汇编语言写了一个在80386保护模式下处理多任务切换的程序,后来从Minix(Andy Tanenbaum教授所写的很小的Unix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操作系统教学)得到灵感,进一步产生了自认为狂妄的想法—-写一个比Minix更好的 Minix,于是开始写了一些硬件的设备驱动程序,一个小的文件系统,……,这样0.0.1版本的Linux就出来了,但是它只具有操作系统内核的勉强的雏形,甚至不能运行,你必须在有Minix的机器上编译以后才能玩.这时候Linus已经完全着迷而不想停止,决定踢开Minix,于是在 1991年10月5号发布Linux 0.0.2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已经可以运行bash(the GNU Bourne Again Shell—-一种用户与操作系统内核通讯的软件)和gcc(GNU C 编译器).从一开始,Linus就决定自由扩散Linux,包括原代码,他在comp.os.minix新闻讨论组里发布Linux 0.0.2时写到:
“Do you pine for nice days of Minix-1.1, when mem were men and wrote their own device drivers? Are you without a nice project and just dying to cut your teeth on a OS you can try to modify for your needs? Are you finding it frustrsting when everything works on Minix? No more all-nighters to get a nifty program working? Then this post might be just for you.
“As I mentioned a month ago, I’m working on a free version of a Minix-lookalike for AT-386 computers. It has finally reached the stage where it’s even usable(though may not be depending on what you want),and I am willing to put out the sources for wider distribution. It is just version 0.0.2 … but I’ve successfully run bash,gcc,gnu-make,gnu-sed,compress,etc.under it.”
随即Linux引起黑客们(hacker)的注意,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入了Linux的内核开发,Linux倾向于成为一个黑客的系统—-直到今天,在Linux社区里内核的开发被认为是真正的编程.由于一批高水平黑客的加入,使Linux发展迅猛,到1993年底94年初,Linux 1.0终于诞生了! Linux 1.0已经是一个功能完备的操作系统,而且内核写得紧凑高效,可以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在4M内存的80386机器上也表现得非常好,至今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于此,不过自从2.1.xx系列的内核Linux开始走高端的路子—-硬件的发展太快了,但是Linux不会失去它的本色.Linux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大约在1.3版本之后,开始向其他硬件平台上移植,包括号称最快的CPU—Digital Alpha(至少目前主频是最高的).所以不要总把Linux与低档硬件平台联系到一块,Linux发展到今天,这是一个误区,它只是将硬件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已,Linux必将从低端应用横扫到高端应用!
在Linux的发展历程上还有一件重要的事:Linux加入GNU并遵循公共版权许可证(GPL).此举大大加强了GNU和Linux,几乎所有应用的 GNU库/软件都移植到Linux,完善并提高了Linux的实用性,而GNU有了一个根基,我现在也搞不清楚到底是GNU Linux呢还是基于Linux的GNU. :-) 更重要的是遵循公共版权许可证,在继承自由软件的精神的前提下,不再排斥对自由软件的商业行为(如把自由软件打包以光盘形式出售),不排斥商家对自由软件进一步开发,不排斥在Linux上开发商业软件.从此Linux又开始了一次飞跃,出现了很多的Linux发行版,如Slackware,Redhat, Suse,TurboLinux,OpenLinux等十多种,而且还在增加,注意你不能说”Redhat Linux””Suse Linux””Slackware Linux”等等,Linux主要指操作系统内核,对所有发行版内核原代码都是一样的(但集成的内核版本可能因发行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还有一些公司在 Linux上开发商业软件或把其他Unix平台的软件移植到Linux上来,如今很多IT业界的大腕如IBM,Intel,Oracle, Infomix,Sysbase,Corel,Netscape,CA,Novell等都宣布支持Linux! 商家的加盟弥补了纯自由软件的不足和发展障碍,Linux迅速普及到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并且进入商业应用,正是打破某些公司垄断文化圈的希望所在!!
Linux是爱好者们通过Internet协同开发出来的,当然它的网络功能十分强大,比如你可以通过ftp,nfs等来安装Linux,用它来做网关等等.随着Linux的发展衍生出来的应用恐怕出乎Linus本人最初的预料,如有人用它来做路由器,有人来做嵌入式系统,有人来做实时性系统…… 常有新手问Linux能做什么,其实它不象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操作系统,不在于你用它能干什么,而在于你想干什么!
Linux的兴起还给人们很多启迪与思考,如集市式软件开发的讨论,又如自由软件的精神……
关于短信的黑幕--所有使用手机的朋友都要注意了
去年,我已在星星发表了一个关于免费发短信的各类软件的黑幕所在。而事实上的SMS(即短信)的黑幕远不止于此,今天,我终于有空坐下来,把其中的一些让你感觉平常却实际触目惊心的事情告诉你们,让你们知道SMS为什么是抢钱的最佳方式!
数据:2004年互联网全国总收入中,74%来源于网站嫁接了短信业务。手机短信如何让这些商家如此疯狂的敛财?不就一些手机文本短信嘛,为什么居然是现在的IT界第一收入来源?
本人josou,去年从事于中国某大型门户网站(中国三大门户之一),于去年底辞职走人,现从事图书事业,不再跨进IT行业半步,特别是无线行业中的SMS短信业,一个字,黑!
本人的数据,经我的手开发维护的该网站所在公司的SP(短信服务提供商)的网关收发平台,去年一年赚了中国手机用户共1.8亿元!绝对包括龙族中的部份兄弟,用“赚”是客气话,实际是“抢”或“骗”!
你们一定开始奇怪:手机在我手里,每个月话费我交给移动公司,一个第三方公司怎么抢我的钱啊?别急,听我细细道来!
第一阶段:抢
实际就是SP公司的早期发家阶段,这一阶段最为疯狂!而招数也最为简单直接,但各位并非行内人,并不知就里。
先讲一下移动(或联通)这个公司,这两个叫运营商,能发手机短信的平台被这两个运营商所垄断,大家用手机写短信或收短信,都是移动或联通的一个系统作为中转平台,各位的手机是终端,打个简单的比方,移动和联通是服务器,而大家的手机是终端PC,这就好理解了。
不知从哪一年起,运营商把这个短信垄断权开始解冻,允许一些公司获得移动或联通的认证,分配给每个SP一个端口,你收到的短信显示什么号码,那个号码就是端口。然后接入这个中转平台,于是,这些公司也具备了短信中心的能力。也就是说,获得了抢钱的资历!
于是这些SP设计一些短信产品服务,比如叫“精彩新闻”,只要你发短信“A”到它的端口号,比如“55188”,那么就相当于你采用了它的服务,而运营商也承认了这个服务,那么移动和联通就代SP向手机用户收服务器,比如8元。
如果是正规操作,应是你主动用手机发A到55188才算开通服务,那么移动联通就会从你的手机费中扣去8元(这8元实质上是运营商跟SP分赃)。
这个流程是正当的,因为是用户知情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开通的,那么扣这8元也是天经地义,无话可说。
可是大家知道短信就那么70个字,用来看新闻基本看不到什么,所以会主动去订这个服务的人不多。那这样的话,SP的如意发财梦就做不下去了,怎么办呢?????好,抢开始了!
早期的移动公司短信平台BUG很多,全被SP钻了空子!SP偷偷的,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向你的手机账号发了一个计费数据包,移动收到这个包在早期是不会跟用户作确认的,于是直接扣钱,那时候用户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一个月被SP偷偷扣掉了8元钱,他却混然不知!一个用户偷扣8元,如果是1万个用户呢?8万元!10万个用户呢?80万!100万个用户呢?800万!一个月800万,一年呢?….这只是一个服务,如果SP同时在几个服务上用这一招,一年几个亿不成问题!而用户的投诉率却少得可怜! 那时,广州的讯龙公司最深谙此道,用这个方法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SP!新浪看到有机可图,巨资收购讯龙公司,那一年,新浪在短信服务这一块,一个季度收入为7000万美金!……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个抢的时期,是由于手机普及不久,大家对话费减少如果不是很大的话,一般都不太敏感,导致了这场SP的大掠夺!而这些只有业界的人才知道,而作为受害者的手机用户,却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抢了,他们连讯龙是什么公司都不知道……
第二阶段:骗
渐渐的,用户的维权意识上来了,学会频密地查话费了,消费者委员会给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巨大的压力,SP想偷抢已困难。但他们不甘心就此结束暴富。他们的第二招很快成型!
这时候,中国移动和联通的整治行为是建立在制度上的,在技术上,那个中转短信平台还没有完成升级,这给SP很大的可趁之机!
移动的制度如下:任何SP不得在用户没有主动发短信确认的情况下,单方面进行计费(业界叫反向绑定手机),否则扣除该SP的当月收入,严重者吊销证书,关闭SMS端口!
这条规定看起来科学,即要用户主动发短信来订阅SP的产品了,才能扣钱,但是这条短信系统却无法界定。本来一定是要系统匹配用户发的是A到 55188,才允许SP扣费,是最科学的,可是现在系统还没升级到这个能力,也就是说,系统只要测到用户手机有主动上来的短信,那就算是对SP的服务发生了订购关系,于是就允许SP扣用户的钱了!
这是多么可怕的BUG!
很快就被SP利用这个BUG了!
好,我是SP,我设计一款产品,叫同城约会,主要是通过短信来聊天的业务,包月制的,一个月需交10元。但是要用户主动发短信上来才能扣用户的钱啊,怎么让用户主动发上短信来呢?呵呵,SP公司的那些所谓“智囊团”点子多着呢!
1、同时给很多手机(当然包括你喽!)发一条很类似是朋友发来的短信,于是你的手机收到这样的信息“不好意思,我不小心在电话本里删了你,请你再告诉我你是谁?”发来的号码是 551881389827363。看到这样的短信,你怎么办呢?我统计过,20%左右的人以为真是朋友发来的,于是发回各种各样的信息回复过去,比如“你是谁啊?”“我是龙族,你的手机怎么被抢的?”??????惨,你回复信息给SP了!你一回复,就相当于移动的平台系统认为是你主动发信息给SP的,于是 SP开怀大笑,当月马上扣你的话费10元,就这样,奸计成功!
2、发类似的聊天类信息,一般是异性,来骗你回复,比如“好想你啊,自从我们一起来到这个地方,我就天天偷偷关注你,爱在心口难开!我在网上用这个匿名的号码发短信给你,能回复我吗?”类似这样的,我也统计过,这样大概会骗来约 9%-23%的回复,一回复,SP又光明正大的扣你的钱了。 3、设计出类似泡泡,QQ,UC等免费发短信的软件。凡是要使用免费发短信的软件,都需要用手机先注册,一般你在QQ,UC上开通短信服务时,你填入你的手机号,然后“提交”,一两秒后,你收到SP发过来的确认码,然后你把确认码填在软件提交里,一提交,也相当于是你发了短信到SP端口,被系统接受的了。
由于是你主动开通这个服务的,所以怎么扣你的钱,什么时候扣(这种一般都是延迟比较久才扣,用户几乎不会发觉),都是SP决定的。等用户发现被扣了钱后,已经无证可
我的博客搬家了
我的博客搬家了
https://songruihua.blogspot.com/ >>> https://songruihua.blogbus.com/
名字不变:瑞华博客
原因:因为一般人现在看不到我这向Blogger最后的告别了!
交换链接
1.请先在您的blog加上我的链接: 名称:红色墨点 地址:https://blog.songruihua.com/ 2.请在本帖后以评论的形式留下您的信息: 博客名称: 博客地址:https:// 博客介绍(可选): 电子邮箱(可选): 常用即时通讯帐户(可选):
谁链接了我?
这是篇针对初学者的教程,高手请略过。
搜索引擎是可以用来查询反向链接的,就是说可以通过它们来查看到底有哪些网站(Blog)把链接指向了你。
反向链接有什么用呢?一来可以知道近期有谁在讨论你的文章(前提是他链接了你,大家要多使用超链接);二来反向链接数量的多寡也是评估Blog受欢迎程度的参考依据。
以下是我经常用到的几个比较反向链接查询工具,只要将 iyee.cn 替换成你要查询的网址即可查到被链接情况。
- Google Blogsearch *
https://blogsearch.google.com/blogsearch?hl=en&q=link:iyee.cn - Baidu
https://www.baidu.com/s?wd=link:iyee.cn - Yahoo
https://search.cn.yahoo.com/search?p=link:https://iyee.cn - Live Search *
https://search.live.com/results.aspx?q=link:iyee.cn - Technorati Japan
https://www.technorati.jp/search/iyee.cn - Bloglines *
https://bloglines.com/citations?url=iyee.cn - IceRocket *
https://blogs.icerocket.com/search?q=link:iyee.cn - Yodao *
https://blog.yodao.com/search?q=iyee.cn
其中带 * 的表示支持RSS订阅,其订阅地址一般会显示搜索结果页面的右侧。
Technorati Japan 也支持RSS但没有直接显示订阅链接,实际地址为
https://feeds.technorati.jp/cosmos/rss/?url=iyee.cn
虽说 百度、奇虎、Souyo、booso等国内一批博客搜索引擎也可以查询反向链接并支持RSS,但它们的更新速度和搜索范围较之前面的几个则有很大的差距,感觉很鸡肋。
如果你觉得订阅多个RSS不方便的话,还可以使用FeedShake将它们合烧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