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 这个QQ号是2003年我刚去邯郸读书的时候一个同学送给我的,因为当时麻花腾的脑袋不知被哪头驴给踢了,注册新OICQ号竟然要短信验证,我当时还没有手机,又没胆用大人的,就一直申不到号,得到这个号的时候兴奋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我发现QQ不能像MSN那样自由换头像,原因是麻花腾为了引诱无知少女(男)每天上他(的QQ),就设计了颇具中国封建色彩的等级制度,把QQ也分成多少级,当时我大概看了一下他定的等级,发现要升到能自由换头像的太阳级别还需要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也就放弃了跟麻花怄气,选了个“眼镜男”的头像一直用着。 7年后,2010年,我的QQ号终于升级到麻花大人允许换头像的太阳级别了,值此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我要亲切地对麻花大人说一声:“我日!”
我只是在猜想(作者:韩寒)
以下所转载文章的作者:韩寒 新浪博客原文(已被删除),Google网页快照
2010年 中国开展互联网整治活动,活动口号为“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2010年 相关部门扩大屏蔽词词库,汉字“档”和英文字母“D”在大陆消失。当当网和豆瓣网被迫改名为肮肮网和藕瓣网。 2010年6月 政府启动“保护儿童”项目,儿童节被提到和国庆节相同的位置,并且宣布,严格限制一切不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资讯。同时,上海世博会提出“世博会,世博会,捉奸在床一万对”的口号,线上线下同时启动扫黄项目,政府明确表示,一切和黄色有关的东西,都将被屏蔽,黄色代表色情和封建。小学生们都被发动了起来,纷纷走上街头,表示不放过一切黄色的东西。 2010年7月 小学生爱国委员会发现,因为五星红旗上的5个五角星为黄色,不符合时代的进步思想。该提议经过研究,相关部门决定将五个五角星改为红色。 2010年8月 政府发现,将五角星改为红色以后,和国旗原背景色一样,导致分辨困难,经过小学生代表的提议,国旗上五角星被改为绿色,代表着绿领巾和绿霸。 2010年 根据小学生爱护委员会和小学生代表的提议,政府收紧图片审查标准,并提出“激凸等于露点”的战略指导思想。 2010年 所有论坛的版主被收编为公务员。 2010年 政府推出全新网络长城,该长城系统汇聚了无数中国各行各业专家的智慧,他们在一个军事基地中集中工作,他们工作的卫星照片一度被海内外误读为中国在制造航母。 2011年1月 政府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拨款1000亿用于网络评论员,网络评论员的薪水由每条五毛涨为每条一元,2011年的目标是有1000亿条正面评论,坚守在评论征地的五毛党们黯然落泪,苦撑多年,被骂无数,终于等来了大部队。从此,在各大互联网评论中,网评员和正常人类的比例达到5比5。 2011年 GOOGLE,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网站宣布重返中国并开放注册。 同时 所有上述网站在美国宣布并未在中国开展任何业务。 马上 这条消息被全新长城系统屏蔽,在国内无人知晓。 2011年 在上述网站注册的用户被长城系统追踪,他们的电脑被锁定,综合类网站只能打开人民网,新华网,论坛类网站只能打开强国论坛和铁血论坛,视频类网站只能打开央视一套。经过系统重装,都不能破解锁定。 2011年 电脑涨价一倍,出现卖电脑的黄牛。但用户买回新电脑以后发现还是只能打开上述规定网站。 2011年 房地产涨价一倍,在房地产交易网上,房源必须标明是上网房和限网房。 2011年 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被改名为男方都市报和男方周末,被重新转型为婚姻介绍类报纸。同时,网评员和正常人类的比例达到9比1。 2011年 某市领导被人肉搜索。 2011年 互联网第二轮整治,所有搜索网站被关闭,各大门户网站和报纸发表“搜索,让我们变成懒人”、“网络搜索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等文章,领导们表示,我们从来不用网络搜索,也到了今天的地位,说明网络搜索百害而无一利。 2011年 百度被百事收购,成为饮料官方网站。 2012年 新浪网曝光某村领导收受贿赂500元,该新闻被评为2012中国年度新闻,该新闻点击量达到5000亿,很多人反复点击,经过删除后留言量高达一百万条,很多人认为,这是舆论监督重新开始的一个新起点。但是网络投票中,九成网友认为该新闻不应该发表,因为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甚至可能导致民族的分裂。 2012年 新浪网被小学生举报搜索到有人激凸。新浪网被停业整治。 2013年 所有论坛停止注册和发帖功能,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文联接收互联网,成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互联网从WEB 3.0退回到WEB 0.3,网络模式改为只能浏览资讯,不能发帖。 2013年 小学生健康成长委员会举报新浪网又出现激凸。 2014年 新浪被激浪收购,成为饮料官方网站。 2014年 小学生健康成长委员会举报,有人在QQ上向他们发送露点照片,导致该学生看到以后上街强奸了数十人。 2014年 QQ,MSN等聊天工具被禁止,个人博克和微博被禁止,但是屡屡有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上传一些私人的想法和信息。政府非常头疼。 2015年 政府部门将网络全部切断,并统一推出上网专用电脑,只有用该电脑才能上网,没有键盘的接口,只给你一个鼠标。改专项整治活动的口号为“只给你丫一鼠标,看你还能怎么着”。 2016年 中国网民下降到100万,所有网站合并为一个网站,输入任何网址都将链接入该网站。该网址更新内容以当天人民日报为准。同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消失,直接导致近500万互联网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失业,除了因电子邮件被取消后重新兴起的邮政行业接纳了十万人以外,490万人面临再就业困难。同时,近100万五毛党失业。五毛党感叹道,做牛做马做狗了半辈子,连退休金都没有。 2016年 人民日报发文:牺牲了一个产业,换来了国家的稳定,值。 2016年 新闻联播评论,互联网产业发展下去,国家将面临分裂的危险,国外反华势力和国内分裂势力借助着互联网煽动群众,幸亏有关部门采取强硬手段,避免了事态的扩大。 2016年 周久耕平反。周出狱后任命信息产业部部长。余秋雨被任命为文化部部长。 2016年 100万失业的五毛党因为根本没有其他技能,一直找不到工作,没有生活保障,数万五毛党开始向北京聚集,该年儿童节,十万五毛党在政府门前静坐绝食,要求政府安排工作或者买断工龄,并追加公务员称号。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政府从来没有过网络评论员这个职业,所有的网络评论均为五毛党自发评论。五毛党们拿不出任何劳动合同来证明其和政府之间的劳动关系。 五毛党的发言人表示,他们当年是地下工作者,为国家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政府表示,限五毛党三日内离京,否则将予以逮捕。人民日报发文表示,赞美政府就不应该向政府施加压力。赞美政府不能作为换取钱财的条件。赞美都应该是无偿的。 2016年 五毛党继续绝食,市民们表示,支持五毛党绝食,绝不向五毛党提供食物,并且监督五毛党绝食,切断一切五毛党可以获得食物的途径。 第二天,文化部部长余秋雨在绝食现场发表“含泪劝五毛书”。五毛党们纷纷表示,讲的太深奥,听不懂啥意思。 2016年 五毛党的罪名包括非法集党,非法游行,非法示威,攻击政府,暴力抗法,诽谤政府,危害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秩序,随地吐痰等。组织者被逮捕,但政府表示,宽容对待不明真相的盲从者,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给绝食者每人发五毛用于充饥。新闻联播评论这一场景:五毛见五毛,两眼泪汪汪。 2016年 五毛危机平安解决,再现党和政府稳定局面的能力。为首的五毛党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说了三个字,悔当初。 2017年 失业人数剧增,互联网产业的崩溃导致经济严重衰退,政府表示,制造业将再一次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中国应当利用一切自然的资源,以低价的优势向海外出口。 2017年 海外反华势力勾结起来,狼狈为奸,蛊惑联合国以及各国,通过了关于各国家禁止向中国进口任何商品的法案,以反对中国对互联网进行封锁。中国政府强烈谴责,表示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是中国的内政,其他国家无权干涉。其他国家表示不向中国进口商品是该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无权干涉。 2019年 国庆70周年大阅兵,在阅兵当天,政府表示,闭关锁国,苦练内功,让一切反动势力在我们面前颤抖吧。当天,中国向全世界发出电文,电文内容共八个字: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很多国家表示难以翻译。 2020年 …… 2020年 地球毁灭,玛雅人的后代表示,前后十年内的误差是正常的。
新的中国策略(Google官方博客译文)
以下中文翻译是我按照个人对Google官方博客网站上发表的文章的理解进行翻译的,并不一定代表我同意Google公司的任何言论。因本人英文水平有限,如果中文翻译与英文原文出现任何出入,以英文原文为准。
新的中国策略 像许多其他的知名公司一样,我们随时要面对不同程度的网络攻击。在12月中旬,我们监测到了一个针对我们公司的网络基础架构的高智能且极具针对性的攻击,这个攻击是从中国发出的,这导致了Google公司的技术性资源被窃取。然而,不久我们就发现,这个一开始被我们认为是独立的安全事故——一个重大的安全事故——其实完全不是我们所预想的。 第一,这次网络攻击不仅仅是针对Google公司的。根据我们的部分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至少20家其他大型公司受到了类似的攻击,这些公司所涉足的行业领域很广,包括互联网、金融、科技、传媒和化工。我们目前正在知会这些公司,并且正在与美国相关的官方机构合作。 第二,我们有证据显示黑客们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进入一些中国人权运动人士的Gmail邮箱帐户。根据我们对相关数据的调查,我们相信他们的攻击并没有达到其目的。只有两个Gmail邮箱帐户看起来被侵入了,黑客们所获取的仅限于帐户信息(例如帐户的创建日期等)和邮件的标题,他们并没有得到邮件正文的详细内容。 第三,作为此次调查的一部分,但不局限于本次网络攻击,我们发现多名在美国、中国和欧洲致力于中国人权活动的Gmail用户的帐户看起来经常被第三方人士调阅。第三方人士调阅这些帐户的途径并不是利用Google的安全漏洞,而很可能是通过网络钓鱼或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植入恶意软件的方式进行的。 我们已经利用通过本次攻击搜集到的信息对我们的系统架构进行升级,以提高Google公司和我们的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对于个人用户,我们推荐其在计算机上安装知名的反病毒和反间谍软件,为操作系统安装补丁程序,并升级自己的网络浏览器。在点击即时消息和电子邮件中的链接或被要求在线提供诸如密码等个人信息时,保持警惕。你可以更详细得了解一些我们关于网络安全的建议。想要更多得了解这些不同种类的网络攻击的人们可以阅读这份由中美经济和安全观察组织发布的《对国会的报告》(PDF),还有对该组织的相关分析(PDF),Nart Villeneuve的博客和一份关于GhostNet间谍事件的介绍。 我们已经采取了非常规手段,即与许多相关人士共享此次攻击的相关信息,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在此次事件中发掘出的网络安全和人权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信息直指全球关于言论自由的大讨论这一更大议题的核心。过去20年中,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公民意识的商业化使得数以亿计的中国人脱离贫困。无疑,在当今世界,这个伟大的国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我们在2006年1月启动了Google.cn服务,我们相信让中国民众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一个更为开放的互联网这一预想中的事实能够抵偿我们因为同意审查部分搜索结果而带来的不快。早在那时,我们就明确了一点,我们将一直细心地关注中国的形势,包括新颁布的法律和其他的规定对我们所提供的服务的限制。如果我们认为我们无法达到预想的目的,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重新考虑我们的在华策略。 这些攻击和他们进行的内容审查,连同过去几年中的进一步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企图,让我们下定决心重新审视在华业务的可行性。我们不愿意再继续审查Google.cn上的搜索结果,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内,我们将同中国政府商讨能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营一个不被过滤的搜索引擎。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意味着关停Google.cn服务,也可能包括我们在中国的办公机构。 做出重新审视在华策略的决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并且我们知道其影响可能十分深远。我们要说明一点,这次决策是由我们在美国的公司决策层做出的,而一直努力工作使得Google.cn取得如今成就的中国雇员们并没有预先得知或参与此次决策。我们将会负责地着手解决这次出现的棘手问题。 David Drummond, 企业发展部高级副总裁 首席法务官
Like many other well-known organizations, we face cyber attacks of varying degrees on a regular basis. In mid-December, we detected a highly sophisticated and targeted attack on our corporate infrastructure originating from China that resulted in the thef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rom Google. However, it soon became clear that what at first appeared to be solely a security incident–albeit a significant one–was something quite different. First, this attack was not just on Google. As part of our investigation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at least twenty other large companies from a wide range of businesses–including the Internet, finance, technology, media and chemical sectors–have been similarly targeted. We are currently in the process of notifying those companies, and we are also working with the relevant U.S. authorities. Second, we hav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a primary goal of the attackers was accessing the Gmail accounts of Chinese human rights activists. Based on our investigation to date we believe their attack did not achieve that objective. Only two Gmail accounts appear to have been accessed, and that activity was limited to account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date the account was created) and subject line, rather than the content of emails themselves. Third, as part of this investigation but independent of the attack on Google, we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 accounts of dozens of U.S.-, China- and Europe-based Gmail users who are advocates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appear to have been routinely accessed by third parties. These accounts have not been accessed through any security breach at Google, but most likely via phishing scams or malware placed on the users’ computers. We have already used information gained from this attack to make infra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al improvements that enhance security for Google and for our users. In terms of individual users, we would advise people to deploy reputable anti-virus and anti-spyware programs on their computers, to install patches for their operating systems and to update their web browsers. Always be cautious when clicking on links appearing in instant messages and emails, or when asked to share personal information like passwords online. You can read more here about our cyber-security recommendations. People wantin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se kinds of attacks can read this Report to Congress (PDF) by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see p. 163-), as well as a related analysis (PDF) prepared for the Commission, Nart Villeneuve’s blog and this presentation on the GhostNet spying incident. We have taken the unusual step of sha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attacks with a broad audience not just because of the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 implications of what we have unearthed, but also because this information goes to the heart of a much bigger global debate about freedom of speech.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China’s economic reform programs and its citizens’ entrepreneurial flair have lift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people out of poverty. Indeed, this great nation is at the heart of much economic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today. We launched Google.cn in January 2006 in the belief that the benefits of increas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for people in China and a more open Internet outweighed our discomfort in agreeing to censor some results. At the time we made clear that “we will carefully monitor conditions in China, including new laws and other restrictions on our services. If we determine that we are unabl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utlined we will not hesitate to reconsider our approach to China.” These attacks and the surveillance they have uncovered–combined with the attempts over the past year to further limit free speech on the web–have led us to conclude that we should review the feasibility of our business operations in China. We have decided we are no longer willing to continue censoring our results on Google.cn, and so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we will be discussing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basis on which we could operate an unfiltered search engine within the law, if at all. We recognize that this may well mean having to shut down Google.cn, and potentially our offices in China. The decision to review our business operation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dibly hard, and we know that it will have potentially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We want to make clear that this move was driven by our execu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out the knowledge or involvement of our employees in China who have worked incredibly hard to make Google.cn the success it is today. We are committed to working responsibly to resolve the very difficult issues raised. David Drummond, SVP, Corporate Development and Chief Legal Officer
百度过滤“谷歌献花”
以下引用文字出自某人的GTalk聊天记录:
监控指示传达 请各频道处理完毕后回信确认,如有疑问请拨打监控分机8060。 指示部门:监控 传达内容:关于给谷歌献花的图片一律删除。请大家要小心审核图片! 相关频道:全体互动
《走向共和》
由盛和煜任编剧的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最后一集中被删减的孙文演讲部分。至于为什么要删减,却要想想一个数学名词“映射”。 以下文字转载自维基百科
《走向共和》是中国一部近代史电视连续剧,共五十九集。由张黎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开机拍摄,2003年出品。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廿年间的中国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民初政治等史事。叙事主要围绕以下五位主角发展:慈禧太后、李鸿章、光绪皇帝、袁世凯、孙文。该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一次后,被禁播。该剧第59集中,孙文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演说,在第一次播出时被删剪。2003年,该剧在台湾由纬来综合台及中视以《满清末代王朝》之名先后播出。2005年,香港无线电视购得该剧集之播映权。 《走向共和》是中国历史剧突破旧思维的一种尝试,在学术界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注意与回响。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播出该剧时删除了一些情节,目前在互联网上有该剧的“完整版”流传。
《蓝风筝》:通过一部电影窥视阶级斗争的年代
《蓝风筝》是一部1993年中国导演田壮壮拍摄的电影,由于影片涉及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多次政治运动内容,而无法在中国大陆公映,同时导演田壮壮也因此片遭到8年的封禁。蓝风筝是中国第五代导演拍摄文革题材电影的典型影片。影片在199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影片演员阵容强大,参演的演员有吕丽萍、李雪健、濮存昕、郭宝昌、郭冬临、张丰毅、丁嘉丽、易天等。其中吕丽萍也因此片的出色表演获得了1993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 剧情简介: 故事以一个居住在北京的小男孩铁头的眼光,讲述了他童年时期经历的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政治运动。从反右运动、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他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最初他的父亲(濮存昕饰)被错误划为右派,在劳动改造的时候不幸的被大树砸死:之后父亲的好友——“叔叔”(李雪健饰)开始照顾铁头和母亲(吕丽萍饰)二人,又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因肝病而死;文革时期,母亲为铁头找了个继父(郭宝昌饰),却在批斗时被打死。 评价: 与其他反映文革的电影《霸王别姬》《活着》等相比较,《蓝风筝》更直接的反映了文革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国家的政治运动高于人民的人权,电影导演田壮壮准确得反映了事实,而导演的八年封禁也是中国导演最严厉的处罚。而影片被看过观众都评价为一部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影,同时被认为是田壮壮的巅峰之作。 观影笔记: 这是我第一次在观看一部电影之后写所谓的笔记,电影看到大约四分之一的时候,我突发奇想地想要记录下电影中的细节引发的我的所思所想,于是退回开头重看,边看边写,于是有了下面的89条笔记,这些想法仅仅是由该部影片所引发,并随意引申联想,举一反三,因我未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社会大环境又刻意淡化甚至歪曲那个动荡年代在80后、90后一代心中的印象,所以不免有些愤青的嫌疑。 1. 一部反映中国历史的影片需要以日本影片的名义出现在国际社会上 2. 乌鸦反哺 3. 老大哥斯大林死了,中国的一对夫妻的婚礼被推迟 4. 中国人结婚要向毛泽东画像行礼 5. 中国人结婚表演节目一定要唱革命歌曲 6. 一些动不动就上纲上线的啰啰嗦嗦的女领导很招人烦 7. 绣花的红旗袍是羞于穿上街的 8. 结婚时的一些摆设,比如收音机,是借别人的 9. 有时候十几个人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念《人民日报》也会令一些人感到恐惧 10. 1949年之前的“有产阶级”会出于恐惧,主动将资产“公私合营” 11. 放风筝也是很快乐的,原来风筝可以自己做,而不必去买 12. 即使报上说公私合营后“有产阶级”的 “成分”就会改,但一句“重在表现”则令报上说的政策在执行时节外生枝 13. 整风运动已经深入到大爷大妈、家庭妇女身边,一群人边择菜边听人念报纸也可以被称为“开会学习” 14. 有些“迂腐”的知识分子会在党号召大家“提意见” 时“很傻很天真”地对领导提出意见,过后被打为“右派” 15. 部队文工团排演的话剧中的农民都有着极高的“政治觉悟” 16. 学生敢于进教育局局长办公室提意见,结果被同学赶上讲台批判 17. 部队上不管立了什么功,只要不是党员就会被区别对待 18. 对提意见的人进行“整风”发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党中央对某个提意见的人进行批判的新闻之后,即所谓上行下效 19. 领导找部下谈话的时候如果打着官腔,又要求写材料,是很危险的事情 20. 部队上文工团女演员陪领导跳舞是一项政治任务 21. 部队上谈恋爱需要向领导汇报 22. “一个人的政治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23. 单位里的大字报能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24. 小孩子敢于撕大字报 25. 一些人被定为“反党分子”后,他们身边的人往往会感到很意外,“他怎么会是右派呢” 26. 一个人“出了事”往往会让一家人连坐受牵连 27. 部队里将一个人“清理”出来,这个人可能会在念到自己名字的一刹那开枪自杀 28. 单位里的“右派”有时是按照百分比“分配的指标” 29. 在会议上的关键时刻离席去上厕所就有可能被定为“右派” 30. 孩子的一句“打死这个坏爸爸”就可能预示着这位爸爸将真的死去 31. “右派”会被派往非常远的地方去劳动改造 32. “一个大活人就能没了”的意思是说革命让谁没了,谁就得没了 33. 看望一个被定为“右派”的女朋友会影响一个军官的前途 34. 五十年代的家信还有人是“竖排”写的 35. 亲人在外地不能回家,妈妈会哭 36. 同事被“发配”外地了,有人会给同事的妻儿送排骨,而他自己的“政治生命”也不安全 37. “孝”可以通过儿歌教育小孩,比起思想品德课更为有效 38. 没烦什么错误的女兵可以突然复原去工厂,原因不明 39. 整风运动可以让人“怕得要命” 40. “被复员”女乒会因为“反革命罪”经人民法院核准被人民警察逮捕,但我上学时课本里没说什么叫“反革命罪” 41. “三反五反”已经被编成童谣被挑皮筋的女孩传唱 42. “停电”也是某种变故的先兆,比如被大树砸死 43. 夫为天,妻为地,天塌了,地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44. 城镇职工到农村劳动是为了去锻炼,支援农业生产 45. “讲卫生,除四害”也可以被做为政治运动的口号 46. “大锅饭”吃得很恐怖 47. 小学生也能“炼钢” 48. “大跃进”是“从来没有过的壮举” 49. “公社食堂糟蹋了多少大米白面,土法炼钢炼出的全是废铁”是“反动言论”是立场问题,即便说这话的人是处于关心这个国家而言,但这种话也是很“危险”的 50. “忠字舞”在我眼里很反动,这不明摆着把毛泽东“神化”,“帝化”吗,与党的无神论和反帝反封建口号不符 51. 下乡劳动,拉肚子也能拉死 52. 有些所谓的“迷信”还是要信的 53. 在政治运动中,让甲在某种压力下指出乙的反动言行是一种已被无数次证明行之有效的政治手腕 54. 活着算“右派”,死了也是不明不白的 55. 整日生活在高唱革命歌曲的高音喇叭之下是件很让人崩溃的事 56. 掌握政治权力的人,哪怕再小的权,也可以利用权力去掠夺别人的馒头,哪怕这馒头是人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57. 一些所谓竞赛、评比,其实质都是政治工具 58. 被逮捕的“反革命分子”会被真的关在无产阶级的专政工具——监狱中 59. 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对死去的朋友的妻儿老小好的人可交 60. 三年“自然”灾害真的发生过,人吃人的惨剧真切的发生在新社会农村,但有什么“天灾”发生倒不是很清楚 61. 收音机里念稿子的播音员的说话口气听起来很有社会主义国家特色,但中国确不及北朝鲜的“生猛” 62. 让中小学生参加合唱革命歌曲是很好的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手段 63. 寡母嫁给当官的,孤儿才第一次有机会坐小轿车 64. 当官就是好,住的房子比小老百姓的好多了 65. 孩子们从一个小伙伴折叠的玩具“三角”用的什么纸可以猜测出他爸是不是大官 66. 一个毛泽东的雕塑是很多人家的必备物品,最次也要有张“大救星”的画像 67. “风筝下不来了,回头再给你糊一个” 68. 父母不上班,学生不上课,砸玻璃,仍废纸 69. 收音机里播音员在说着“文化大革命”的最高指示 70.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71. “文化大革命”中几千年中华传统美德“尊师”遭到史无前例的践踏 72.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的课桌都烧了 73. 送风饺子,接风面 74. 大多数青年总是轻易得成为政治工具和政治牺牲品 75. “反革命分子”被抓后又被放出来,自己却讲不清楚问什么 76. 大地主的女儿,无论怎样接受改造都不能被平等看待,还是会被从城里赶到农村 77. 文革时有人家的窗户上贴的窗花是一个红心里写着个“忠”字 78. 文革时的“喜事还算个什么事” 79. 文革时,因为一个人的“出身”不好,恋爱的男女会分手 80. 文革时,烧文件成为自保的一种必须 81. 文革时,不管你是局长、县长还是国家主席,几张大字报就能要人命,家属也要被连坐,所以多有家庭为此而离婚 82. 文革时,很多所谓“当权派”都能预感到自己将死的命运,从而会提早安排后事 83. 文革时,批人时要在脖子上挂块写着字的牌子 84. 文革是一场运动,干部都要受到冲击 85. 即使进入“新社会”还有老百姓像《阿Q正传》里的老尼姑那样说“他们都革了大半辈子(命)了,还革呀,就没头了”,但这话“不能在外面说”,要“正确对待革命运动” 86. 无知的青年的的确确是最好的政治工具,有激情,有力气,无心机,好煽动 87. 电影中拍的文革血腥程度有十分的话,我联想到现实起码有二十分的血腥,不敢想了 88. 田壮壮是一个真导演 89. 忆往昔,看今朝,可悲可叹 2009-12-21补90.但无论怎样,“妈妈曾喂过我” 下载地址: 上半部thunder://QUFmdHA6Ly8yMTguMjE5LjE0OC4xODE6NTkyOC9maW xtXzEyL2RpYW55aW5nL1RoZSUyMEJsdWUlMjBLaXRlL0NEMS5ybXZiWlo= 下半部:ftp://218.219.148.181:5928/film_12/dianying/The%20Blue%20Kite/CD2.rmvb 最后,为了体验一下当时那个红色年代是多么的疯狂,特送上一首歌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江平:永远的校长——为先生八十华诞而作
以下文字全文转载自孙国栋的博客(今后可能被“删除”),我未对原文做丝毫修改,也不明白原文中为什么会出现很多“用错”的标点符号(例如“/”),故而对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不甚理解。所以转载是因对江平校长的由衷敬佩。
江平:永远的校长 ——为先生八十华诞而作 孙国栋 江平先生曾自嘲地说:“我是法大历史上最短命的校长。”的确,江先生只做了一年半的校长,然而这短短的一年半,却足以让他载入史册。 江先生是法大复校后第一位真正的校长(此前均由公安部长、司法部长等官员兼任)。江先生长校时,校内民主空前繁荣:学生社团五花八门,学生刊物雨后春笋,讲座沙龙铺天盖地。特别是每月一次的校长对话会,江先生率全体中层干部接受师生代表质询,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当主人的扬眉吐气。思想的交锋,精神的滋养,弥补了校园硬件的寒酸,自/由、民/主、独/立的法大集体气质悄然形成。 1/9/8/9年更是风云激荡。臭名昭著的“4·2/6社/论”令群情激愤,同学们连夜写好遗书,次日一早在校门口誓/师。我们的江校长堵在门口,苦口婆心,忧心如焚。年轻气盛的我们哪里听得进!突然,他坐下了,声泪俱下:“同学们,你们是爱国的!但我必须对你们的安全负责,对你们的家长负责!”那一刻,他是校长,更是父亲;那一刻,他比站着更伟岸;那一刻,实际上已预告了一个独/裁/政/权的垮掉。 我不知道,我们在广/场的日日夜夜,江校长是如何煎熬过来的。我只知道,屠/城后的红/色/恐/怖中,先生以怎样的良知和勇气,担当起了历史的苦难! 先是清洗,人人过关。江校长象护犊的母鸡,羽翼着我们这些稚嫩的鸡雏。法大闹得最“凶”,损失却最小,以致今天自/由的种子仍未灭绝,实赖于江校长当年的宽容和袒护。(后来耳闻目睹了外校、外地对学生的迫害,更庆幸法大有江校长!) 安顿好学生,江校长该下台了。据说,当局想给双方一个体面的台阶,让江校长主动辞职。江校长拒绝了——我何错之有?结果,他成了当年唯一被“撤职”的大学校长。那一刻,一向温和的江先生表现出决不屈服的决绝姿态,与“绝不在刺刀底下做官”的李/慎/之先生一样,代表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气节和风骨。 我有幸参加了85级的毕业典礼。江校长的讲话如黄钟大吕,掷地有声:“我们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一切是非功过让历史来做最终的评判吧!”在悲壮的《国际歌》中,在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中,江校长昂首走出礼堂。 可惜,我们86级的毕业证书上已不复有江先生的印章和签名。我们的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发现主席台上少了尊敬的江校长,便齐声呼唤:“江平!江平!江平!”新任校领导硬着头皮宣布开会。散会时,全场起立,再次齐声呼唤:“江平!江平!江平!”久久不肯离去。 毕业典礼结束,我直奔江校长家,请他在毕业纪念册上题词,先生大笔一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他给更多的人留言是:“只向真理低头!”后来,这几个字印在法大文化衫上,伴随着一届又一届毕业生远走天涯,播撒火种。 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势利场中,有谁下台后比当权时更受尊敬和爱戴么?有,江先生是也!1990年底,高压依旧,法大毕业生自发为江先生祝贺六十大寿。我相信,这比任何官方荣誉都更真实,也更珍贵。 此后,从复校“一期”79级开始,历届毕业生回母校聚会,都沿袭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一定要聆听老校长的新教诲。先生在我们86级毕业十周年庆典上,激情依旧:“十年前,我们有幸共同经历了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我们无非是追求一个民主的中国,富强的中国,何罪之有?!十年后,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已小有成就,但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官位、金钱论英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还葆有一颗赤子之心,一颗对国家命运、对民族利益负责的赤子之心!” 江平与法大,已融为不可分割的一体,他是法大的象征,是法大的灵魂,是法大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镌刻着先生手书“法治天下”的石碑,矗立在法大校园内,也矗立在所有法律人的心里。 卸任后的江先生反而更忙了,他参与立法、著书立说,为宪政、为人权,去启蒙、去呐喊。他把整个社会当作更大的学校,他的声音传四方,他的桃李满天下。 人们常慨叹49年后中国再无大学校长,江先生填补了这一空白。从此,在蔡元培、梅贻琦、胡适之、罗家伦、傅斯年、竺可桢……这一闪光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江平”。 江平,江平,我们永远的校长。
2009年12月7日凌晨5点于京昌安贫居
某大学封校风波
以下文字根据美国之音中文网2009年12月15日12:18PM(格林威治标准时间)的发表的一篇报道改编。请勿对号入座,并且请坚信党领导下的大学的一切言论,坚决不听信灭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的诽谤。
某大学封校风波 记者: 申华 天津市的某大学某校区,为防范H1N1流感已封闭校区数月,近日传来学生抗议封校,举行示威的消息。不过校方说,封校已结束,没有示威发生,并否认封校是为了学校食堂能多赚钱。 数千学生示威 天津的某大学校区,为防止H1N1流感九月下旬以来持续封闭学校,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在学生中积怨越来越深。香港人权民运信息中心星期一报道说,12月9号2000多学生因不满,陆续聚集在学校行政楼前示威,并且还在校门口阻止车辆出入,一段时间内,校领导和教师也无法外出,最后迫使门卫不得不打开校门,数千学生欢呼冲出封闭多时的校门。 校方:封校已结束 该校行政办公室张小姐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证实,封校行动刚刚结束。她说:“可能还没有明确地说封校结束了,中午也让出入......。”稍后她又补充说:“已经结束啦,因为没有人通知我们,所以不太清楚,刚才有位学生说,封校已经结束啦!” 否认有示威,承认有不满 针对有大批学生抗议封校举行示威的报导,某大学校办的张小姐予以否认。她说:“这个情况我们还真的没有看见,我们每天都来上班,也没有看见有游行的;没有示威的事啊?!至于12月9号那天? 肯定没有游行示威。” 不过她说,学生对封校的确存在不满情绪:“为了学生安全,学校才决定封校,而学生又想出去,那肯定有矛盾啦;有事出去要给学院写假条,经过学院同意,由学院负责,一旦出去,出了问题由学院和本人负责。另外,不可能什么事都不让出去,那样做也是不对的。” 封校为食堂赚钱? 另外,有学生对某大学封校动机提出质疑,认为该校所在地区流动人员少,封校不是为了防止H1N1流感,而是学校趁机捞钱,因为封校后学生不得不在学校食堂就餐,而那里的伙食费很高。对此,校办的张小姐说:“高价?我的天啊,学校食堂还能高到哪里去啊?学校食堂一直都是那个价,我们也在食堂吃饭。” 各方要反思 某大学下属的实验室人员也向美国之音证实,封校已结束,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不大;还有网友呼吁:某大学校领导要反思封校做法,吸取经验;学生要理性思考,不要冲动,不要采取过激行动。报导说,100多所中国大学和数千所中学为防止H1N1流感国庆前采取了封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