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转载自《联合早报》(一般情况下,该网站在中国大陆是不能访问的)
《蜗居》今年七八月份登陆中国各地方台引起很大反响。但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重播该剧五天后,突然被拦腰截断,换上另一部电视剧。日前,中国官方首度公开批评这部在中国热播的电视剧。 (北京综合讯)中国广电总局官员指电视剧《蜗居》“有很大的负面社会影响,靠性,靠荤段子,靠官场腐败,靠炒作来吸引眼球。”这是中国官方首度公开批评这部在中国热播的电视剧。 《蜗居》的制片人马轲,导演滕华涛,由六六编剧,共有35集。剧情描写一对大学毕业的姐妹在大城市安家所经历的煎熬。姐姐在连续租房多年后仍存不够买房的钱,其夫背着她借高利贷偿还购房首付;妹妹为了帮助姐姐,几次请求有权势的贪官帮忙,慢慢沦为后者的情妇。 《蜗居》今年七八月份登陆中国各地方台,并在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结束播出,但同台青少年频道重播该剧五天后,突然被拦腰截断,换上另一部电视剧。 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主任金文雄在接受采访时对禁播《蜗居》一事予以否认,“我知道这部剧争议很大,在网络上引发了话题,但目前总局的禁令还没有(下),不过总局已经开始关注这个剧,现在还在商讨当中,没有任何的定论。” 据《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指,北京电视台一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透露:“我们停播《蜗居》,是因为房地产商的公关。”。作为该剧投资方之一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华谊兄弟不得不为此停牌一天。这令《蜗居》成为中国电视史上首部直接影响股票市场的电视剧。 北京电视台这位人士称,“现在房地产商的能量,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因《蜗居》对房地产商的形象刻画“过于负面”,有房地产公司“出手”,说服电视台停播此剧。 广电总局日前在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年度大会上公布了2009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电视剧奖”评选结果,《潜伏》《我的兄弟叫顺溜》《北风那个吹》《人间正道是沧桑》《走西口》和《我的青春谁做主》获奖。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以《潜伏》和《蜗居》为例,认为这两部作品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有不同正负价值判断。他表示:“绝不能靠别人不敢说的话我敢说、别人不敢写的我敢写来赢得影响力,电视台也不能靠你这个台不敢播我敢播来提升电视台的影响力。靠性、靠耸人听闻的炒作、靠揭露官场腐败、靠这些低俗的佐料只能把电视剧品质拉向下滑。” 如此严厉的批评一出,在网上引来了质疑的声音。有观众写文章质疑说:“听到这样的批评,公众的第一反应不是《蜗居》是否如李京盛说的那样,而是广电总局是如何审查放行《蜗居》的”,并要请教李京盛司长几个问题, “《蜗居》中的性、荤段子、官场腐败是不是当前社会现象的写照?” 而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则在会上指出,目前中国电视剧长度注水状况严重,越来越多的集数影响了剧集质量,并表示限制电视剧长度的规定即将出炉:“以后电视剧如果超过三十集,搞不好就播不出去了。” 独立评论人蒋兆勇对本报分析说,除非改革土地财政模式,否则房价猛涨走势不可能改变。 “它(地方政府)根本不会真心去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他一天在说降价的同时,也在起哄炒高地价。” 因房价高企所造成的生活成本提高,也在侵蚀年轻人的生活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希望。 蒋兆勇比喻说,一个人即使是在隧洞里,只要仍看得到隧道尽头的亮光,就能够坚持前进。但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大量“80后”年轻人成了房奴,一下子都栽到了地洞里。 年轻人对前景的无望感,正在埋下社会稳定隐患、缔造社会运动的动员力。 他说:“一场社会运动发生前,要用什么口号去动员群众是很难的,大多数人是简单的搭便车心理,即‘我也不领头参与,你闹成功的好处我再分一份’。但是恰恰房价导致的社会不满,这种不满可以构成社会的基础性情绪,引发全社会的动员。”
《联合早报》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出版,属新加坡主要华文综合性日报,前身是1923年创刊的《南洋商报》和1929年创刊的《星洲日报》;1983年两报合并,合并后共同出版《南洋·星洲联合早报》,简称《联合早报》。 《联合早报》的平日发行量约为20万份,除新加坡发行之外,也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文莱等地少量发行,在中国大陆是唯一获准在中国大城市发行的海外华文报纸。目前只在北京与上海发行,或在指定的五星级酒店及大商场方可购买。(摘自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