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形象、效益、知名度和福利待遇,微软不能说不牛,人家毕竟是世界顶级企业。无论从技术含量和人才的要求上,微软不能说不高,人家毕竟垄断了世界的桌面办公系统。说起微软的员工,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应该都是博士硕士,可是人家却实实在在招收专科生。让国内人士大跌眼镜。
近日,举行的微软IT课程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全国共有67所专科院校的3188名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最终获奖的冠军组成员将免费前往微软美国总部参观学习;亚军、季军组成员直接进入“微软实习生计划”,前往微软中国公司实习;第四至第八名参赛组成员也将被推荐进入微软战略联盟企业中实习。
微软是从05年开始启动中国实习生计划,截至目前,微软已经录取了约20位专科学历的中国员工。微软中国研发总部的200多名开发团队中,有毕业于各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硕士,据说表现最棒的一名程序员只有中专学历。
一边是众多的博士硕士本科生过剩,找不到工作。为什么微软视而不见呢?
客串评审的企业老总们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高校在培养人才上的弊病:专业课程设置与用人单位不相适应、学生“实践与打工不分”。正是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大学生才转而到专科生中去寻找“埋没”的人才。现代的科学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可是我们一些大学一些专业却依然原地踏步,不思进取,更不用说是在与时俱进。正如微软伙伴ATA公司负责人王林说,他是1980年上的大学,当他看到2003年的大学专业教材居然仍延用他23年前的课本时,大吃一惊。由于培养与实践的脱节甚至于有些用人单位的老总说“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论斤买都贵”。可以说这也是一些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另一个原因。
8月3日至9日,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6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和教育专家,带着家人来到北戴河休假。这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组织的一次重要活动,这不仅体现中央关心教育,重视人才的一项具体举措。 从另一层面上是对各教育单位和广大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要象被邀请者一样重视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科教兴国,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尊重教育,尊重人才,不仅仅是对现有人才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加强未来人才的培养,使真正的人才得到最好的培养,为他们将来的脱颖而出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温家宝总理日前在亲切看望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和季羡林时指出: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这些都反映了中央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期望。而微软从专科生中招人,更是提醒我们的各大专院校,要从更高的层面上重视教学,高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不是“纸上谈兵”。
从另一方面来说,微软从专科生中招人不仅击中了我们教学的软肋,而且也给国内一些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打了一记耳光。相比微软,这些用人单位应当感到汗颜才是:人家微软都可以不拘一格招人才,为什么我们却有那么多的限制,那么多地学历歧视?在招聘会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单位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甚至于211或985院校。更有一些用人单位普通岗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国内教育招生制度还有一些缺陷,因此有相当一部分“高能”学生,只能屈尊上专科学校。尤其是95年大学扩招前的专科生,若是放在现在,当年的专科生很多都可以进重点大学。可以说这是他们生不逢时。只能是时代悲剧的牺牲品。
从智力来说,除了少部分智商过140的天才,一般人都是相差不大,换句话说,专科学生并不比本科生笨。一些上了本科,或是重点大学的本科生也并不是说明他们高人一等。从某些方面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只是一台性能好一点的考试机器而已。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报道,说某某著名大学“低能儿”的“新闻”。
人 才高消费和学历歧视不仅仅在企业中广泛存在,即使是纳税人供养的公务员招考依然歧视专科生,在每年各地的公务员招考中,很少有专科生可以报考的。不仅如 此,一些大专院校在研究生入取时也歧视专科生。虽然国家每年的研究生招生简单上都是要求有一定工作年限的的专科生可以报考。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学校几乎是 用各种限制或者干脆不给予面试机会,变相取消专科的考试或入学资格。
“学以致用”,“英雄不问出处”,何时才能做到不是一句领导报告会上的口号和外交辞令?
可以说:微软招收专科生这是对当前某些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方式的最大嘲笑。